说说淡水钓鱼的知识
一、一般的情况下,梅雨的气候特征为雨水不停阴晴不定,且不断有雨水注入。天气不冷不热,最低气温在16℃~18℃,最高气温在25℃~28℃。梅雨季节的温度,是更多鱼的适宜温度,在这个温度里,鱼的索饵最为积极。许多鱼种如鲫鱼、鲤鱼、青鱼、草鱼、鳊鱼,刚刚结束产卵。源于鱼类自身的需求胃口大开,而 鱼正处于产卵时期,此时的 鱼比其它任何季节都要好钓。梅雨季节好钓鱼的优势就更加凸现。
二、要选好窝点:常言道:“方钓角、长钓腰,回水湾处效果好。盛草边、深浅交接点,鱼能一天钓到晚”。再者,塘边的突出部或两塘之间有一个缺口,知道水下有乱石、少量的树枝、高低不平的地方都是好钓点,布饵后,这些地方会见有鱼起丝星。按照上述方法选窝,只要塘中有鱼的话,一般都不会放空。当然,布窝点的多少要因塘而宜,一般2至3个为好,如果塘大,一时不好钓的话,可多选几个,力求选到最佳的钓点。
三、下雨时鱼好钓。首先降下的雨水不仅能改善水体中的溶氧状况,它还使温度(气温、水温)相对稳定。气温与水温较为接近,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反差,不会引起有趋温习性的鱼类改变泳层;水是鱼生存的基础,雨水的增加能够迎合鱼对水的需求,满足鱼类本能的需要、降雨天多为阴天弱光,没有日照(梅雨天除外)水体中的明亮度减弱,给鱼提供了一个躲避天敌,安全庇护的保障,迎合鱼类怕强光喜弱光的习性。雨伴风生,随风而来的天然饵(花粉、菜籽、落叶、昆虫以及其它的小型动物)比较丰富。
四、掌握提竿时机,有的鱼是抬漂,有的鱼是黑漂,有的鱼是拖漂,每次都不要性急,不要一见漂有沉浮就迫不及待地提竿,一般对抬漂,或是黑漂的情况,不用说,要坚决提竿,但提竿也是要讲究技巧,轻轻抖动手腕,提竿绷线,遛鱼上手。不能猛烈向上抬竿,因为用力过猛,周围有树的话会可能抛上树枝废了钩线;提竿过猛,会出现钓线离水形成涮水,造成异常的响声惊跑鱼群;容易把鱼唇绷脱,切忌注意。
五、具有一定垂钓经验的人都知道,根据鱼跳跃时伴随的击水声,可以判断鱼情和鱼的种类,听鱼儿吃草发出的“嚓嚓”声和大鱼追捕小鱼发出的“扑通”声,有声则有鱼,无声则少鱼或无鱼。
六、钓到大鱼时,起竿、遛鱼不能蛮干,要讲究技巧。鱼上钩后,为防止其挣扎掉头向深水逃窜,一是迅速向左或右侧横竿,先稳住鱼的第一次奔逃,二是待这一回合以后,要主动地不停地遛鱼,提鱼头出水面3—5次(我称之为“灌水”)不让其喘息,直至鱼肚朝上,任你摆布时就可用抄网收鱼了。
七、垂钓之前,迎风站或蹲在岸边(俗称下风口),闻一闻从水面上吹来的风有无鱼腥味,或用手捧水闻闻有无鱼腥味。鱼腥味越浓,表明鱼群留下的粘液分泌物所形成的泡沫就越多,鱼也就越多,反之则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