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台钓的脑线长度对灵敏度的影响
台钓,在中国大陆已经风靡了10年左右了,对于台钓而言,可以分为休闲钓和竞技钓两种,休闲钓提倡的是简单的钓具,轻松上阵,人与自然和为一体。而竞技钓提倡钓手的装备精良。
在手竿底钓时,我把铅坠落底的钓组称为传统钓法钓组或底坠钓组,把铅坠悬空的钓组称为台钓钓组或悬坠钓组。要提高手竿底钓钓组的灵敏度,可以缩短脑线的长度;提高铅坠离水底的高度。
1、措施受条件和技术的限制,采用它的人不多。在台钓未传入大陆之前,它只是少数钓鱼高手的独家看门兵器。要提高铅坠的高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较难。这是因为要这样做,浮漂漂体、漂尖的浮力要适中,漂体浮力小,难以确保铅坠悬空;漂尖浮力大,又不能确保饵钩落底。只有同时具备合适的浮漂和正确的调漂技术,才能又让铅坠悬空,又让饵钩落底。
2、措施钓友们比较常用。用传统钓法钓钓友都知道,脑线越短,钓组越灵敏。在钓大鱼的时候,为了增加钓组的隐蔽性,用的脑线可长些;在钓小鱼的时候,要提高钓组的灵敏度,就可以把脑线剪得再短些。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钓组的灵敏,有的钓友甚至取消了脑线,把铅坠直接焊在钩把上,称为朝天钩。单从钓组灵敏度考虑,没有脑线的朝天钩当然最灵敏,只要有鱼吃饵,浮漂就会有所反应,钓手就可以观察鱼吃饵动作的全过程,避免操作失误。朝天钩的缺陷是鱼容易发现钩把上的异物,钓手的动作稍迟,鱼就会吐钩。没有脑线的朝天钩钓组尽管灵敏,经常使用它的钓友还不多。
要比较两个传统钓法钓组的灵敏度,只要看钓饵的运动盲区大小就可以了。钓饵运动盲区大的钓组灵敏度低,钓饵运动盲区小的钓组灵敏度高。长脑线饵钩的运动盲区比短脑线饵钩的运动盲区大,因而我可以说脑线长的钓组灵敏度比脑线短的钓组灵敏度低。
脑线应选择直径为母线直径一半的鱼线,脑线两端各缚一只鱼钩,按使之一高一低的方式对折,在折线处一个结。然后将打结处穿过母线上的金属环,在双钩的线端绕几圈,最后抽紧脚线。无论台钓传统钓,脑线可稍长大概在10——20厘米左右,可根据情况调整灵敏度。在河里和库尾活水区,则应将脑线适当调短10厘米左右我看可以啦,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草无草水的流速不同则应区别对待。如果是早春或者在水库野坑钓草洞,脑线再短一点也无妨4——6厘米就可以啦,长竿、短线、小钩、轻坠儿、小漂、尽量的灵活,见缝插针,则别有一翻情趣!
我常用的脑线,早春多为0.6-1.5号,夏秋为1.5号和2号;主线,早春为1.5-2号,夏秋为2-3号。脑线越细换得越频繁,就能保证钓线的性能,即使是在早春,对付一二千克的鱼也不在话下。不过有时钩子太细太小,鱼嘴太嫩,挂的不是地方,可能会割豁鱼嘴跑鱼。尽管如此,细线小钩提竿成功率较高,大鱼咬钩的概率更大,这使我一直对小钩细线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