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蔚蓝浮漂新论

何蔚蓝,广东省深圳人,出生于1961年11月,现年44岁。1978年高中毕业后供职于深圳某外资企业。近年来,他根据各类钓赛中鱼情变化,努力改造浮标造型,推出多款适合于竞技钓鱼的专用标,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浮标的调钓原理。何蔚蓝浮漂新论:浮标是根据鱼情来使用的,而不是要鱼来适应浮标;饵是用来钓鱼的,而不是看饵来选浮标。

浮标是整个台钓的灵魂。故俗话说:一年苦练,二年调饵,五年调标。浮标在钓鱼时的作用就好像我家中的电视机一样,零件、电路及供电系统都没有问题,如果调整不好,就出不了信号;调对了,画面就很清晰,看得很舒服。要解开浮标之谜,还得一步步从头说起。

何蔚蓝最近把他的浮标理论概括为7条口诀:1、调低钓低,双灵敏;2、调低钓高,下迟钝;3、调高钓高,双稳定;4、调高钓低,上迟钝;5、淤泥池底,最难调;6、刁滑鱼儿,最难钓;7、不多不小,轻触底。
 

要调好浮标,先要认识它。1、不贯穿型  所用的材料就多了,较有代表性的是带壳孔雀翎和芦苇制作的浮标。它的制作过程是将标身材料剖开后两头分别插入标尖和标脚,再粘合成形。这类浮标如果制作得好,有外壳保护一般不用涂太厚的油漆,自重又比较轻。然而,有些产品为求接口圆润涂了很厚的油漆,反而破坏了它轻灵的特点。与贯穿型浮标相比,它在轻微的外力影响下就有灵敏和活泼的标尖反应,具有将小动作放大的优点,可惜取材于未经修饰的天然物质,规格不能统一。它最经不起挑剔的地方是浮标顶部和标肢的结合部,要挑选一支完美的浮标不容易,如果用心选到一支好的,不失为利害的武器。2、贯穿型  以去壳孔雀翎制作的浮标为代表。中心用碳或玻璃纤维支撑,外包去壳孔雀。这类浮标外观漂亮,但对油漆的要求很高。油漆既要有硬度又要有韧性,还得恰到好处,面漆硬了容易爆裂,太软又会在扬竿瞬间出现的180度倒立中受水的阻力而呈现弯曲。试想,速钓的扬竿抛钩在一分钟内重复4-5次,浮标还来不及回直所出现的下沉,鱼讯的动作会正确吗?显然,只有很专业的厂家才能生产出在外力作用下保持挺直的浮标。贯穿型浮标的特点是比较稳定,缺点是容易把外力影响下的微弱动作隐蔽掉,利弊参半。

许多从现象上看很复杂的问题不妨从简单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就可能海阔天空了,如果施钓过程中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那更是条条大路通北京。鱼情千变万化,因鱼种及鱼体大小的差异,浮标所产生的动作也会不一样,公式及理论只是一条道路的中间线,或左或右偏离一点,只要理解正确是不伤大雅的。关键是用浮标配合鱼情,配合到你的习惯。有些钓友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分析得很细,反而复杂了,一大堆的公式计算得很精确固然有益,但现实中既不能将每粒鱼饵的重量称过,也不能想像鱼儿会像小学生们一样身体高矮差不多,按着指挥排队进窝,更不可能统一从某个角度吸食,而产生标准的浮标动作。春夏秋冬季节不同,鱼类索饵的方式及角度、力度都有所区别,是不能统一规划的。一味追求精确而缺乏应变,全按照公式就失去指导意义了。标怎么调,鱼还怎样钓。
 

相关推荐
©2015久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