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鱼本线——钓法的灵魂
要深入地了解飞蝇钓法,必须先从飞蝇钓法的灵魂——飞蝇本线(FLY LINE)说起。
在飞蝇钓法发展的初期,本线的来源有女人的长发、马尾或麻丝。因为重量太轻并受长度限制,那个时代的飞蝇本线无法真正实现远投(FAR CASTING)。极尽所能,也仅仅达到与当今的“蚊子钓”或者是日式“天展”(TENKARA)钓法相比肩的程度。与本线配合使用的毛钩,多由兽类皮毛或禽类翎羽绑扎而成,外形以模拟溪河旁有翅昆虫的生态为主。这也是“飞蝇”钓法(FLY FISHING)名称的由来。“蝇”字为昆虫类的代称。随着时间的演进,飞蝇钓法大致衍生出六大类的毛钩钓法。
需要说明的是,最初的飞蝇钓竿并非由竹子所制,其材料是一种用于制造标枪、长矛的柔韧木材。到19世纪初,才发展出一种以六枚三角状竹材料所拼制的飞蝇竿。当时,开发竹制飞蝇竿的两位先驱分别是CHARLES ORVIS(1883年)和HENRY P WELLS (1885年)。在20世纪初期,用来制造钓竿的最佳材料仅产于中国大*陆(监控)西南部极小的一个山区。截至目前,那里的竹材仍然是世界各国制造手工飞蝇竹竿者的不二之选。换言之,整套飞蝇钓法的装备系统,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来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
至于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飞蝇本线,它真正进化到较完备阶段,以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CORTLAND厂的建立为转折点。从那个时候起,专业设计制造的飞蝇本线开始面市,飞蝇钓法才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该家工厂的飞蝇本线制作精良、分类详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无出其右者。
飞蝇本线功能的判读要从规格和线性两个方面来考察。钓友在学习飞蝇钓法之前,必须先了解规格与线性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差别,这样才能选择适合。
钓鱼翁 蓝小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