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池塘戏水“鱼儿”竟是“桃花水母”
水塘里捞出来的水母
龙江镇政府工作人员在现场观察
水塘里发现有上千个小东西,拇指甲大小,晶莹透亮,一张一合的,不晓得是啥子。”昨日,腾讯微博网友报料,近半个月,内江资中县龙江镇的一处水塘里发现了一群小生物,附近村民称从未见过,担心会不会是害虫。昨日,经过观察和判断,内江师院专家和龙江镇政府有关人员均认为这些小东西就是“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作为世界级濒危物种,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此前,内江还尚未有关于“桃花水母”的记录。偶然发现
小孩池塘戏水 看到上千只“小鱼”
5月底的一天,龙江镇安乐村的唐桂容突然被几个村里的小孩告知,“我在你家水塘边耍,发现里头有好多小鱼。”
不敢相信的唐桂容便和老伴朱荣昌一起到水塘去看,“不是鱼,但是水塘里果然有上千个小东西,晶莹透亮的,一张一合的,不晓得是啥子,我都以为是害虫。”
害怕这些“害虫”影响旁边水井的水质,朱荣昌当即就洒了许多石灰在水塘里,“我就想消哈毒,也许这些东西就不在了,可过了几天还是活得好好的。”
于是,朱荣昌又用瓶子装了一瓶水,大概有十只小东西,拿到镇上女儿家去让她看看,到底是个啥。
来源推断
十多年前挖池 水体常年封闭水质良好
当这瓶小东西送到龙江镇上的女儿朱萍家时,她第一反应有点像水母,随着在网上不断搜索和照片对比,更加肯定了她的想法,“可能是桃花水母,没想到自家水塘还出了珍稀水生物,看网上说都是世界级濒危物种,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朱萍说,这口水塘十多年前就挖好了,主要是为旁边的水井过滤水质而挖的。由于水塘三面都是石头,属于封闭性水塘,没有流动的水源进入,常年都是靠下雨蓄水。“水塘里的水一直清亮亮的,这么多年没受污染,连水草都没长过。这还是第一次发现有这么多小东西,肉眼能看到的就有上千只。”
知道这些小生物有可能是珍稀生物后,朱萍和家人也没有声张,村里许多人都不知道,暂时也没人去打扰这些小生物的宁静,“十多年了还是头一回发现这些东西,一时我也不晓得该怎么处理这样东西。”
专家判定
应该是“桃花水母”半月内或将消失
内江师院的张汉峰副教授是无脊椎动物研究方面的专家,从所发现生物的形态、大小等特征,他可以判定是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对水环境要求极高,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微酸水环境最适宜水母生长,稍微有一点污染都不行。在川南来看的话,前些年在江安、长宁这些地方要多一点,但这几年都少了,所以很珍贵。”张汉峰说。
张汉峰说不用刻意去处理或者保护这些水母,因为桃花水母是水螅体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变成水母的,水母一年当中只出现几周或稍微更长的时间,其余时间均为水螅体附着在水底,“半个月前就发现了,可能再过一两周它们就沉溺到水底了,等到来年,水质还是这么好的话,也许还会在出现。”
昨日下午,龙江镇政府副镇长严凯赶到安乐村看了水塘里的小生物,“应该是桃花水母,它们的出现也说明了我龙江这一片的环境保护得好。接下来,我就将马上给县环保局和水产渔政局报告情况。”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