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新手参考的买钓具体会

  开始钓鱼的时候还很小,大概刚上小学,是跟哥哥他们学的。

  三哥大点,又心灵手巧的,钓具基本都是他做的。鱼钩,别人都是用绣花针在煤油灯上烧红了,直接用钳子弯成钩。三哥做的便要精细些:先用剪子斜着剪出一个小豁口,形成倒刺,再用钳子弯成钩状,然后在针眼处把针剪断,烧红砸扁形成钩柄固定片,一个在我看来极精美的鱼钩就做成了。这可是我和四哥的最爱;鱼杆,是在竹园里挑细长发黄的陈年老竹去了枝叉、再把毛刺处细细打磨做的;钓线,是用缝纫线做的;标呢,有的是用一小截细的高粱杆,也有的用老蒜薹杆做;钓饵,就是在猪圈旁挖的蚯蚓。

  那时,三哥上中专,属于大人了,母亲允许他到大点的、深点的水面钓 鱼,是决不允许我跟着去的。每次看到三哥扛着竹杆悠悠地到水库钓 鱼的时候,很是羡慕。总想着什么时候也能像三哥一样长成大人,母亲不管,自由自在地去钓鱼。

  三哥到水库钓鱼的时候,我和四哥只能在村头的小河里钓鱼。小河是附近山下的泉水汇集形成的,不下雨的时候,水很浅,也极清澈,可以清楚地看到鱼,都是成群的小马口之类的。我钓鱼,基本是见鱼抛杆。那时鱼很傻的样子,见到饵便会疯抢,根本不把人放在眼里。钓到鱼,便用河边软软的细柳条或榆树条,先把树皮剥了,再把鱼由腮到口地串在光光、滑滑的树条上。每次出钓,都能钓到成串的鱼。回到家,母亲便会为我做成鲜美的鱼汤。这在那个年代,不仅可以打打牙祭,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了。

  自己买的第一个鱼具,应该是一个鱼钩。那是在上高中的时候,花了五毛钱买的。是一个在钩柄处与大约十多公分长的尼龙绳粘连的地方带一点萤光的钩。只是由于钩有点大,没钓到过什么鱼。这样的钩之后再也没见过。

  后来,上大学回家的时候,我也成了大人了。这时候上哪钓鱼,家人再也不管啦!我也常扛着竹杆到水库钓鱼。不过,水库有点远,得走上四五里路,扛着长长的竹杆感觉很是不雅。为了方便,如果第二天还去,便把它藏在旁边的庄稼地里。再后来,让二哥在城里给我带了根插节的商品竹钓杆,大约五块钱买的。它伴随了我几个很惬意的暑期。

  上了班,成了家,条件也逐渐好了起来。自己的钓具,先是从别人那淘来的,再后来,便是自己买。特别是戒了烟酒除了钓鱼再没别的爱好之后,妻对我买钓具的投入基本不管不问,有时还鼓励我买点好的。自己的钓具,从几元到几百元,从简单到复杂,相中的、合适的,便买下。只是,对于大几百、上千的单件渔具,自己还是下不得手,上限基本在500元。即使这样,粗粗算来,现在在渔具上的投入也有小万元了。所以,对于买渔具,自己还是有体会的。

  自己的钓杆,长的短的,粗的细的,手杆海杆矶杆,细细算算,也真的有那么十几二十几根。只是,常用的、顺手的也就那么两三根。坐的呢,马扎、钓箱、钓椅,自己都用过。只是坐来坐去,感觉还是马扎带着方便,坐着舒服。于是钓箱送人了,钓椅闲置着。所以,买钓具,一定要买需要的,可买可不买的,那就别买。

  对于刚接触钓鱼的新人,钓杆、浮标最好先买个入门级的,也可以从老钓手那淘个。因为刚学钓鱼,抛杆、抬杆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学习过程,免不得常常出现鱼钩上树、与鱼拔河之类的可预知和不可预知的情况,造成断杆、伤标。入门级的相对便宜的多,不至于造成过多的遗憾。上手后,再根据自己的财力,选自己能接受的最高价位的品牌钓杆、浮标。这样的杆、标,一般质量优、口碑好。可以避免日后重复购买。杆包、标盒、线盒、鱼护之类的,根据自己的能力,最好能一步到位,买好的。关于坐的,如果自己有车,最好买钓箱,如果没车,还是马扎坐着舒服,带着也方便。

  买钓具的时候,如果不是大品牌的,最好能在实体店买,大小、颜色等非常直观,可以挑自己喜欢的。网购,可能会与实际有些出入,到手后不一定会完全满意。最近两年,网购了五根鱼杆,每次都是在网上挑来挑去的,颜色、轻重选最中意的,但到手后只有一根完全中意。如果方便,可以请个有经验的老钓友做参考,免得买些好看不中用的东西,花过多的冤枉钱。

  这是本人买钓具的体会,仅供新手参考。

相关推荐
©2015久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