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对鱼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水生植物与鱼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经验的垂钓者在选择钓位时,首选的就是有适量水生植物的水域。

平常人们把水生植物统统叫做“水草”。这种说法没什么不好,但可 以说得更准确一些,水草只是水生植物的其中一种。其实水生植物包括 挺茎植物、浮萍和水底植物。荷叶、水浮莲不是水草,但是水生植物。钓 鱼要钓草(有草的水域),更应钓有水生植物的水域。

1.水生植物是鱼的保护伞

人们若用网捕鱼,有水生植物的地方是不好下网的,聪明的鱼儿会 藏到草丛中躲起来,避免被人捕捞。水中也有大鱼吃小鱼的弱肉强食现 象。有了草丛,鱼儿藏入其中,不易被大鱼发现,少遭伤害或不遭伤害。 钓鱼人都有体验,在钓着了大些的鱼的时候,若周围有水草,鱼会向草 丛中窜去,足以说明鱼是靠水生植物藏身御敌的。 ‘夏天气温很高,阳光暴烈,鱼也会躲到水生植物中“避暑”。冬天,寒 风呼号时,鱼也会躲到草丛中御寒。夏天有水生植物的水域,水温相对 较低。而冬天正好相反,有水生植物的地方水温较高。

2.水生植物及它上面的小虫都是鱼的食物

草鱼尤其喜好吃水草。其他鱼也因为水草上有可供它们食的小昆 虫、子实,而聚集到草丛中寻找食物。钓鱼时经常会见到有的水草无草 尖,而水面漂浮有草屑,这就是草鱼吃了草尖,留下碎屑。由此可以判断 出该水域中一定右草鱼。

因为水草有阻挡的作用,水中的浮游生物、藻类会被水的波浪冲 走,遇到水生植物时便会聚集下来,形成鱼儿的食物场,所以鱼儿会常 常游到有水生植物的地方觅食。

3.水生植物增加水的溶氧量

水草在光合作用下释放出氧气,水草多的地方氧气自然充足。而氧 气是一切动物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鱼儿也不例外,靠氧气生 存。水中的氧气含量大大低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有了水草,相应地增加了水中的氧气,鱼儿自然游到氧气相对充足的水域生活。

4.水生植物有助于鱼产卵、孵卵

鱼儿排精产卵时,往往要依靠水生植物的茎叶梗席摩擦自己的身 子,刺激身体,从而排出精子、卵子。在春季鱼儿的繁殖季节,常常可以 听到鱼在水中扑棱朴棱的声音,人们把这种现象叫“鱼甩子”。鱼卵受精 后要附着在水生植物的茎、叶、根系或树枝上。若无水生植物及水中的 倒斜的树枝,受精卵则会沉没于水底。由于水底氧气含量低,会导致受 精卵因缺氧而不能成活。所以在鱼的繁殖季节,水中的植物丛中鱼会特 别多,也特别容易钓获。

5.水生植物使水质清澈

有水生植物的地方,水质比其他水域好,相对比较清澈。这是因为 水生植物可以阻挡浊水、沉淀物和泥浆,泥浆会附着到草梗、草叶上。水 生植物还有吸污排浊的功能,对污染不太严重的水起到净化水质的作 角,由于水质的改变,会使鱼在这里生活得较为舒适。

因此,水草与鱼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经验的垂钓者钓鱼投饵 前,总是仔细寻找,选择有水草的水域。

但是,并非是水生植物越多越好钓鱼。有些塘口的水面几乎全部被 水草覆盖,这里并不适宜垂钓,因为水草太多太密,无处投饵下钩,即使 钓到了鱼,鱼也会向草丛中逃窜,拉不上岸。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水草的 遮盖使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小,水中的溶氧量小,水草释放的氧气多 半在空气中而不是在水中。

水草的遮盖也影响到光照,导致早春或深秋水温不能回升,也会影 响到鱼的活动。杂草密集,水中根茎交错,加之腐烂的草,使鱼的游弋受 阻,也会影响到鱼的觅食,在这样的水域钓鱼效果也不会好。草多与草 少,有草与无草,对钓鱼人来说,存在着辩证法。有经验的钓鱼者常常采 取“密草钓稀,稀草钓密”的办法,这就是说,水中草密时,选相对草较稀的水域下钩;水草若稀少时,选水草相对较稠密的水域下钩。其原因主 要是考虑到水中的溶氧量和光照问题。水草过密时,可以采取“打草洞” 的办法:用随身带的锚钩(专为拔草用的)抛进草丛,然后提起,将水草钩 出:连续几次,抛钩处的草被钩净,形成一块无草的小洞状水域,再停片 刻,就可以在其中投饵下钩了。若没带锚钩。可就近折些细树枝条,扎成 一个圆圈,投入水中,设法把圆圈内的水草钩起,也会形成一个无草的 小水面。

有水草,为鱼的生活创造了不少优越条件。水草过多,又成为妨碍 鱼生活的因素。如何钓草选位,钓者应视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在实践 中丰富经验。


相关推荐
©2015久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