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湖游走钓鳜鱼技巧
鳜鱼,又称桂鱼、季花鱼,是我国著名的高品质淡水鱼, 科,鳜鱼属, 它有三个亚属,我国皆有,常见而经济价值高的为翘嘴鳜、大眼鳜、斑鳜、长身鳜,我国各大水系皆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产量最高,喜在湖泊中觅食定居,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与海水中的石斑鱼相仿,下面介绍下沿湖游走钓鳜鱼技巧。
鳜鱼口大,两颌和口盖骨上生有锯齿,能伸缩,下颌突向前方,背鳍由根根利刺组成。 肉食性,性凶猛,刚开始摄食的小鳜鱼就可以吞食与其身体同等大的其他鱼类。 鳜鱼肉质细嫩,无横刺,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品鱼。 爱清水、活水,多栖息于水中石洞或水闸下方、乱石丛中,吞食过往鱼类和虾。 一般翘嘴鳜、大眼鳜、斑鳜可长至 500 ~2000 克,最大个体可达 5000 克。

钓鱼运动发达的日本没有鳜鱼,许多日本钓鱼迷便专程到中国旅游钓鱼。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十多批日本钓鱼迷专程到太湖和千岛湖钓鳜鱼,他们用尽手竿、抛竿,真饵、假饵等先进钓具、饵料和方法,也难钓到鳜鱼,仅偶尔钓到一二尾。 后来,他们发现我国钓者在湖边游走钓鳜鱼,一钩一条,很少落空,无不啧啧称奇。湖边游走钓鳜鱼,就是一边走,一边寻钓点施钓,这要求钓者有丰富的垂钓经验。
湖边游走钓鳜鱼的钓具很简单:一根 2 ~3 米长的短硬竿,和竿等长的 5 ~6号粗线或粗三股不透明锦纶线,不用浮漂,钩为 7 ~12号朝天钩,钩形质地为粗丝宽龙门的鹤嘴、环形或日本的鲷钩、矶钩。 饵用大活青虾、活 或泥鳅、小鲫鱼、鲦。 钓时背一竹篓,在湖岸边走边看,找水闸下方、乱石堆湖底、石质山根入水处下钩。 这些地方水清、流动,且有小鱼、小虾常跃出水面。 下钩时,钓饵先沉底,然后提起,再沉,提放时,让饵鱼在水中挣扎游动。 左提右拽之时,闸底、石洞、石缝中的鳜鱼一旦发现,就会猛然扑向钓饵,一口吞之。
钓者在提放时感到竿猛地下沉斜曳时立即提竿,便可把鳜鱼直接提出水面。 如在一地试钓几分钟无鳜鱼抢食,水面也不见鱼、虾逃窜的波纹,说明此水域暂时没有鳜鱼,应另寻钓点。 由于鳜鱼不合群,喜散居,故要边走边钓,一地钓上一二条后,即要另寻钓点。 一般半天走上三五里路,可钓 8 ~10 条。 小鳜鱼直接提取上岸,1000 克以上的大鳜鱼则用抄网捞取。
鳜鱼口大,两颌和口盖骨上生有锯齿,能伸缩,下颌突向前方,背鳍由根根利刺组成。 肉食性,性凶猛,刚开始摄食的小鳜鱼就可以吞食与其身体同等大的其他鱼类。 鳜鱼肉质细嫩,无横刺,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品鱼。 爱清水、活水,多栖息于水中石洞或水闸下方、乱石丛中,吞食过往鱼类和虾。 一般翘嘴鳜、大眼鳜、斑鳜可长至 500 ~2000 克,最大个体可达 5000 克。

钓鱼运动发达的日本没有鳜鱼,许多日本钓鱼迷便专程到中国旅游钓鱼。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十多批日本钓鱼迷专程到太湖和千岛湖钓鳜鱼,他们用尽手竿、抛竿,真饵、假饵等先进钓具、饵料和方法,也难钓到鳜鱼,仅偶尔钓到一二尾。 后来,他们发现我国钓者在湖边游走钓鳜鱼,一钩一条,很少落空,无不啧啧称奇。湖边游走钓鳜鱼,就是一边走,一边寻钓点施钓,这要求钓者有丰富的垂钓经验。
湖边游走钓鳜鱼的钓具很简单:一根 2 ~3 米长的短硬竿,和竿等长的 5 ~6号粗线或粗三股不透明锦纶线,不用浮漂,钩为 7 ~12号朝天钩,钩形质地为粗丝宽龙门的鹤嘴、环形或日本的鲷钩、矶钩。 饵用大活青虾、活 或泥鳅、小鲫鱼、鲦。 钓时背一竹篓,在湖岸边走边看,找水闸下方、乱石堆湖底、石质山根入水处下钩。 这些地方水清、流动,且有小鱼、小虾常跃出水面。 下钩时,钓饵先沉底,然后提起,再沉,提放时,让饵鱼在水中挣扎游动。 左提右拽之时,闸底、石洞、石缝中的鳜鱼一旦发现,就会猛然扑向钓饵,一口吞之。
钓者在提放时感到竿猛地下沉斜曳时立即提竿,便可把鳜鱼直接提出水面。 如在一地试钓几分钟无鳜鱼抢食,水面也不见鱼、虾逃窜的波纹,说明此水域暂时没有鳜鱼,应另寻钓点。 由于鳜鱼不合群,喜散居,故要边走边钓,一地钓上一二条后,即要另寻钓点。 一般半天走上三五里路,可钓 8 ~10 条。 小鳜鱼直接提取上岸,1000 克以上的大鳜鱼则用抄网捞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