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野塘中钓鱼,在野塘中钓鱼的方法

    所谓野塘,即非人工养殖家鱼的塘。有些塘是几家居户联合承包,但每年不投放鱼苗,鱼塘的鱼是自然繁殖的,人们也称为野塘。野塘就像没娘的孩子,无人照管,在这里钓鱼,自然也没人干涉。野塘有儿个特点:一是水中鱼少,因为没放养鱼苗,经常遭人捕捞;二是水质偏瘦。野塘大多离人们居住的房舍较远.人们不在水中洗涮.牛、猪、鸡、鸭也很少来这里;三是堤岸杂树丛生。野草萋萋,水中也长满水生植物,现将在野塘中钓鱼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怎样在野塘中钓鱼
    正因为是野塘,钓鱼人常对野塘冷眼相看,认为水中没鱼,因此,在野塘钓鱼的人少。其实,野塘并非没有鱼。长期受人冷落,或许塘中有很多的鱼。所以,遇到野塘,不妨下钩试试,可能有意外的惊喜。
    水中有没有鱼,是可以观察、判断的。因此,来到野塘边以后,先别匆忙投饵下钩.先做一番“评估”。
看是否有活水来源
    若是在山区、丘陵地区,山与山之间形成山冲,山冲中为层层梯田.水由上往下顺流。山冲最上面也有水塘.此塘的作用是蓄水,灌溉塘下的梯田。但这塘的水是由山上流来的,只有下雨,山卜才会往塘里流水。这样的塘可以说是平日没水源,容易干涸。塘一干了,露了塘底,鱼也就死了。因此,这样的塘基本无鱼。梯田、山冲下面的塘情况就不一样,经常有活水从上面的梯川里流下来,不容易干洞,水中长期有鱼,有小鱼,也可能有大鱼。这样的塘是可以垂钓的。
试水的深度
    野塘大多没有人工经常开挖。所谓开挖就是将塘的泥挖出,运到塘埂上,加高了塘埂,塘也就变深。若是没人开挖.塘会越来越浅。因为塘四周的泥沙在下雨时被雨水带进塘里,淤积于塘中,塘泥增多,而塘埂自然变低,塘里存水越来越少。垂钓前,必须用钩子测试水深,若水深普遍不足50厘米,说明水太浅,水中少鱼或无鱼。
看塘埂状况
    野塘由于没人看管,会经常有人来这里捕捞鱼虾。凡是被人捕捞的塘,塘埂上会堆积许多碎石、杂草、污泥,水中的水生植物也被弄得破败不堪。既然被人捕捞过(尤其近期被人捕捞),塘中肯定无鱼了。即使有漏网之鱼,也吓得躲到塘中央的深水区,或潜藏到杂草乱树枝中。鱼受到惊吓,不可能在近岸处吃食了。
    若塘埂没这种现象,说明还没人来捕鱼.不妨下钩试钓一下。看水面大小
    野塘大多水面不宽阔。在不宽阔的水域,即使有鱼,也常常被人钓光。水面窄,鱼的活动范围小,钓鱼人可以把钓钩投到水中的任何部位。若是大水面,鱼分散开,尤其是塘的纵深部位,钓钩难以到达.水中的鱼相对较多。所以宜在宽水域中施钓。
    还有这种情况:在城郊或乡村的某一区域,已被房屋开发商或某企业买了,该区域的居家户迁走了,这里的水塘也无人照管了。但开发商暂时还未动工,有的甚至闲置多年。这里的水塘过去可能是养鱼塘,有些塘甚至面积很大。笔者所在市的市郊就有不少这样的塘。初开始,人们不知底细,认为是野塘鱼小,后来有人在此钓鱼,收获很大,来此钓鱼的人越来越多。遇到这样的塘切不可放过。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观察.若认定这几个问题都不存在,适合钓鱼,就可以施钓了。施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用长竿短线
    由于野塘多是荒芜状况,水中一定是多水草,草片与是草片相接的部位形成一个个“草洞”,这些草洞是垂钓的好钓点。用长竿,可钓近,也可钓远。短线,可避免钓住鱼后鱼窜游到草丛中,鱼没有窜游的余地。野塘多为浅水,长竿可以伸得远,伸到深水区。塘底的形状多是盆地形,四周高,中间低。
多用荤饵
    由于野塘中鱼的食料缺乏,水质很瘦。这里的鱼并不缺乏植物类的素饵,但缺乏多蛋自质的动物类食物,所以应多用荤饵。如红虫、红蛆IN、蛆芽之类的饵料。小鸡饲料、颗粒饲料是人们用来养鱼、养鸡的饲料,富含多种营养元素,适合在野塘中使用,既可作诱饵,也可作钓饵。
    饵料气味可浓一些,尤其是要有香味、甜味,以增加饵料的诱惑力。
多在风天钓鱼
    若是夏天,风可使水降温,还可使水中的氧气增加。风使水生浪,鱼会变得格外活跃,游动范围扩大,会从杂草乱树枝中游出来。若是3-5级风,更是钓鱼的好时机。
    在气温高时,应钓风头,好迎风钓。
    若气温偏低.宜钓风尾,即背风钓。
 

相关推荐
©2015久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