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台钓误区的几个观点
台钓,说白了就是台湾钓技法,理论上属于悬坠钓法的一种。我感觉台钓最大的好处就是钓鱼轻松不累人,能让钩饵自如卧底,擦底,悬空。现在的台钓已经被众人传的飞飞扬扬,正反说法都有,其中不少技术上的问题也各自的说法不同。我不能一言全否,必竟有很多东西还是有价值的。谈谈我对台钓误区的几个观点。
误区一:用面饵诱钓合一,说越钓鱼越多,越钓越成窝。被广大钓友称为动态的打窝,进攻型的钓法。一般一个钓位钓一天。岂不知,鱼有信息素的,当鱼钩刺进鱼嘴的一 那,鱼从受伤的皮肤中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鱼类学家称其为“警戒素”或“恐怖物质”。这是英国鱼类博士的发现,一般淡水鱼都有此功能,很少的量就会使同种或近种鱼类立即逃离沾染区,或者引起鱼类高度警觉。摄食不再积极。现实中,一开始时,鱼很好钓,越钓越不上鱼了,而且漂有信号,却不中鱼。传统野钓也是如此,钓过这个窝,再续窝不如重新打窝好。
误区二:调四钓二,几乎成了台钓的典范示例。几乎每个学台钓的钓友都是从调四钓二的基础上过度过来的。调四钓二是当年廖心阳,肖春平两位前辈为配合仅有的“东俊”钓饵,当时时兴的7目软尾漂,现在技术演进,漂的形状,材质,饵料比重,大小等诸多因素条件改变颇多,再照搬调四钓二是不恰当的。正确的做法是:一根漂看看有多少目,从目数的一半调起。
误区三:台钓要有专门装备。明白了台钓就是悬坠钓,也就知道了要不要专门装备了。为了提高中鱼率,你只要把线组调的灵敏度高一些就可以了。
误区四:说调漂的灵敏顿的,多种说法是各不相同,有说调高一点灵,有说加一些减少铅皮灵,有说加铅皮灵,这就严重的误导了不少的新台钓学习者,就调漂出发,是调高灵还是调低灵?根据浮力定律,剩余浮力越少,浮标就越灵敏的原则,调的越低浮标越灵敏,减铅皮加铅皮也是一样的道理,减铅皮最后影响的效果是浮标升高了,也就相对顿一些。总而言之,剩余的目数越少,相对就越灵敏,钓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特别就剪铅皮这个问题,有一段日子把我绕晕了,实际上我完全不用管这个,还是前面说的,只要看加减铅皮后的浮漂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但有时候要钓的水层不同,对于这种调钓要求也不同。
误区五:饵料问题,只用面饵,从不主张用其他类型的饵料,事实上台钓用什么饵都可,关键是你必须知道你用的饵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