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之机变——破解垂钓中的不利影响
风天垂钓
一、大标稳定法。使用三号以上的大标,但标具体用多大才适合,要结合鱼情和风力来考虑。一个原则就是与其相配的铅坠的重量对风线的拉力要大于风对风线的吹力,故风线不压水,也不会被风吹走,标讯反应基本正常,风波基本影响不大。
二、迎风线弧法。抛竿后,有意思地把风线迎风漂在水面,呈逆风圆弧状。在风的作用下,水波把风线送趋于“直线”,风线的运动由紧弧形变为松“直线”,这样,尽管风线在运动,但不会拉动浮漂。风波影响减少,鱼讯能较正常地体现在标上。这种钓法更适合于起侧风的天气。
三、改钓水层法。如钓浮特别是钓一标深时,由于鱼情或其他因素只能使用较小号的标时,或为了节省时间不换标时,可以把标座上移,改钓一标深为一标半或更深些。风天,表面水体虽然空气足,但鱼儿过活,虽依然就食,但食饵动作不实,讯号乱,这是异常的风波所致,故往往有讯号而提竿不中鱼。而在更深水层的鱼儿,受风波影响小,其活动环境变化不大,就食基本趋于正常,故标相清楚,假讯号少,中钩率无形提高。
四、使用软尾空心标垂钓法。人们多用软尾标打底,在风天用它来打浮或钓离底别有独到之处。当鱼集中在中上的水层,也还会吃食的风天,就是讯号偏乱,中钩较差时,使用软尾(大)标钓中上层水体或钓离底的效果更好(当然钓底也是可以的,主要取决于鱼层)。软尾空心标的使用,会滤去一些虚假讯号,反应在标上的鱼讯一般较准,故中钩率也会较高。
在风力较大时采用下列二法:
1. 钓钝法:因风力较大,浮漂在水面上被风吹得飘忽不定或随风移动。为了钓饵着底,浮漂不易移动,可采用钓钝法。方法是将浮漂上移,使漂的一小半在水中,一大半在水上斜着,任风浪来回摆动,当浮漂成直立或平躺在水面时,立即提竿,便可得鱼。
2. 钓“抬头”法:就是使钓饵悬在距水底3厘米处的水中。特点是目标明显,由于水面浪的摆动,带动了钓饵在水中的晃动,使死饵变成了活饵,似提竿逗钓法,诱鱼上钩。
注意要点
1、在下风处下钩。背风处水中溶氧不足,有风浪处溶氧充足。由于风的吹动,将天然饵料都刮到下风处,饵料丰富,聚集的鱼儿也会多。同时逆风看漂比顺风容易。
2、 注意季节的变化。冬季气温低,鱼儿摄食的动作轻微,拱漂幅度小,再加上风浪,鱼儿的这一特点尤为明显,因此在初冬、早春垂钓,只要漂一动就提竿。?
3、也是关键的一点,鱼儿摄食吞钩时,漂的反应是猛地往下一顿或是上下抖动,而风浪是使浮漂前后左右晃动,咬钩与风浪的区别就在这关键的一点上,只要浮漂有动静,宁可空提几次,也不可放过一次得鱼的机会。
六招战寒冬
第一招:长、细、小、轻的钓具。钓谚云:“冬钓鲫鱼三大巧,长竿细线鱼钩小”、“冬钓无巧,线细钩小”。这是针对冬季鲫鱼活动量小,吞食口张得小、摄食动作轻微等规律而决定的。手竿宜长,以5.4—6.3米为好,这是因为冬钓的地点离岸边较远。鱼线宜细,钩宜小,。细线小钩有助于鲫鱼的吞食,以提高钓获率。
第二招:晴暖无风的天气。冬钓鲫鱼的重要条件使选择一个理想的天气。鱼儿在冬天对天气的阴、晴、风、雨、雪等各因素,哪怕是小小的变化,都有敏感的反应。冬钓鲫鱼最理想的天气是:晴暖、无风、阴但阴暖、寒潮前1—2天气温徒升,出钓必有收获,反之亦然。
第三招:小、密、肥、静、浑的钓场。小:是指小水面,窝风,聚热性好,受风吹浪打的影响较小。在阳光照射下易于聚热,水温上升较快,鱼儿相对活跃,有利于垂钓;密:是反映水域中鱼的密度较大,养鱼池塘乃冬钓的最佳钓场。由于鱼多,在其游动、觅食及排泄物的相互碰撞、磨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致使水质变浑,水温上升,鱼儿易于进入兴奋摄食状态;肥:是指肥水的钓场。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肥水水温高于瘦水。当外界气温在0—8摄氏度时,清瘦水域中的鲫鱼基本处于休眠状态,而肥水中的鱼仍能维持游动、觅食;静:是指静态水域。水温比较稳定,鱼的活动也很有规律。在睛暖天气中静态水体水温回升快,尤其是中午前后水温为一日之中最高,是钓鱼的好时段;浑:是指水色浑浊,这样的水色隐蔽性好,有利于鲫鱼放心大胆进窝咬钩,提高上钓率。
第四招:潭、阳、草、腰、角、边的钓位钓点。冬钓向背风和深水,是低温垂钓鲫鱼的基本模式。潭:是指水域的深水区。冬天,浅水区温度下降到超过鱼儿生活的适宜温度,而深水区的水温比浅水区温暖一些,鱼儿便游到深水区“避寒”。因此,一般应选择水深2米左右的地方下钓。阳:是垂钓水域中向阳的地方。在同一池塘,鲫鱼多栖息和觅食于向阳的一侧,垂钓向阳,既无人影而又阳光充足,鲫鱼在这里没有惊吓又感温暖。草:是指岸边的水草。钓谚云:“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鲫鱼与水草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是鱼儿能藏身;二是鱼儿能避免阳光直射,水温上升快;三是水草下面比光水区暖和一些:四是水草丛中有鲫鱼喜欢吃的各种水生物。腰:是指池塘每条边的正中。腰际可三方来鱼,吃钩持续的时间长。容易钓到鲫鱼。角:是指岸边的凸角和凹角。在没有水草的溪、河的凸出部位水面广泛,可使游动的鲫鱼集中于一、二个窝子。凹角多为河流转弯处或池塘水面平静处。边:是指池塘的下风边角。这里氧气较充足,风吹入池塘的浮游食物也易聚集在这里慢慢下沉。
第五招:香、细、甜、腥的鱼饵。冬季由于气温低,鲫鱼食量大减,同时对鱼饵的味道比较挑剔。冬钓鲫鱼的诱饵,以“麝香米”、“药米”为上乘。。冬钓的钓饵以线虫(红虫)、红蚯蚓唱主角,对鲫鱼的食欲有较强的刺激和诱感。
第六招:守、走、提的钓技。冬钓水温第低,鲫鱼游动、觅食的速度慢。打窝后,要耐心守侯,切不可“蜻蜓点水”,频频换位,久等必有鱼来。走:就是走动地钓,特别是钓水草洞、水草旁。在无人或人少垂钓的岸边水草处,多打几个窝,轮番下钓,使之“东方不亮西方亮”。引:就是引逗,将钓饵提起、放下,再提起、放下,反复引逗,使“死饵”变成“活饵”,引起鲫鱼的食欲,诱鱼上钩。提:就是适时提竿。冬天鲫鱼摄食时嘴张得很小,动作极其轻微。因此,要手不离竿、眼不离漂、钩不离窝,一见浮漂有微动或上冒或下沉,就得立即提竿。
九招战炎夏
一 、钓“两头” 这个“两头”一是季节的两头,即夏初和夏末,水温接近季春和孟秋,钓绩比较明显;二是一天中的两头,即早晨和傍晚,鱼类处于摄食高峰期。天气正常时,鱼类日出前后陆续游到岸边进早餐,10时以后逐渐向深水区收缩,下午4时左右又回到岸边“吃晚饭”。由于早晚光照、水温宜鱼,受高温,低气压的负面影响较小,故有“金早晨,银黄昏,中午钓鱼急死人”之说。出钓“金早晨”后适当休息,养精蓄锐,再钓“银黄昏”,避开“急死人”的时段,劳逸结合,以最少消耗换来最佳效果的一种优选法。
二 钓阴凉 夏天在树荫、悬崖下和陡坡、泵房边或其它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气温水温较低,人在避阴处可免受烈日暴晒之苦,鱼儿也会从水温过高的阳光下游到阴凉处避暑、摄食,在这样的地方下钩当然比烈日下收获大,若钓位选得好,很快会锦鳞盈护。
三 钓深潭 盛夏时节,近岸、浅滩和距水面 1米 左右的水体温度接近气温,最热时超过 32℃ ,不适 合温水性鱼类生存,而2~3米深的地方多在28℃上下,4~5米深的地方水温相对稳定,鱼类正常活动,每年夏天,我常与钓友“舍近求远”到小浪底水库钓鱼,那里烟波浩淼,水活鱼多,通常钓4米左右的水深,每天获鲫4~5千克,有时碰到了鲤、草等大型鱼类,则可满载而归。
四 钓草窝 夏日水库草丛处食物多溶氧足,还有防晒,降温效果,一些大叶和稠密的水草,像“伞”和“草棚”挡着似火的骄阳,草下水温稍低,水深 2米 以上的水草区更明显,常有鱼儿栖息,觅食。我用“稀草钓密,密草钓稀,不稀不密钓间隙的办法,经常在1.5~ 2米 深草窝定点轮钓。
五 钓微雨 有人说“春雨满塘鱼,夏雨不上钩”。其实,夏雨也有鱼上钩,问题看你怎么钓法。倾盆大雨,雷阵雨,风疾浪大,标如跳舞,不仅鱼难钓,就是标也无法看清,由于水表凉爽,溶氧增加,底栖鱼上浮,此时钓底不如钓浮,微雨或零星小雨时,不仅底钓不会落空,浮钓鲢鳙和其它上浮的鱼,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雨后多云见晴时,光线忽明忽暗,高温有所缓解,氧足鱼欢,正是下钩有利时机。
六 钓流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水使不同温度的水层互相翻滚溶合,上下对流比较充分,水温比静水低,含氧量也高,倍受鱼儿的青睐。有的鱼有逆流而上的习性,有的鱼喜欢在活水中嬉戏捕食,用软竿甩钓,挂荤饵或较硬的面饵,走钓与守钓结合,收获不亚于钓阴凉和钓微雨。
七 找涌泉 有些河川、塘库靠近山涧,深水井或水底沙砾,岩石缝、有泉眼和暗流涌现,附近的水体冬暖夏凉,温差较小,如陆地上的“避暑胜地”,对鱼类有吸引力,是夏钓的上好钓点。如果观察判断或向当地人了解,发现了这样的场所,就等于发现了鱼窝,将饵钩抛出,不愁无鱼问津。
八 钓鲢鳙 鲢鳙喜高温,常在水的上层活动,用它那宽阔的嘴和鳃过滤浮游生物。除 33℃ 以上高 温闷热缺氧和暴风骤雨等不利天气外,夏日是钓鲢鳙的旺季,只要饵对口,时机掌握好,根据水温调整好浮钓深度,就不难取得较好的钓绩。
九 钓月夜 夏天是夜钓的有利时机,假如白天气温高,垂钓效果欠佳,选择明月皎洁的夜晚,集钓鱼、纳凉、欣赏夜景于一体,也是人生一大乐事。那些白天食欲不振的鱼,尤其是爱在夜间活动的无鳞鱼,往往摄食积极。它们通过嗅觉,听觉,侧线探测食物源,通过味觉、触觉品尝、吞钩,针对所钓鱼种的食性,把饵料味调得香一点,腥一点,常常会钓获累累
钓时-钓场-用饵
一.钓时之季节用饵
夏秋两季鱼好钓,只要饵的味道与鱼喜性相符,鱼就肯就饵。道理很简单,温度适合,鱼儿有胃口。尤其在20°—30°时,鱼儿更活跃!这时用饵选择面广,从商品饵到自做饵均可。
开春时,温度慢慢升高,鱼儿在熬过漫长的严冬后,还得有一个适应过程,用饵从腥逐渐过渡到清淡为主。
初春和深秋,由于早晚温差大,用饵相对于其它季节来说比较讲究,因为鱼儿困怠慵懒,饵就需要用用味重的刺激鱼胃口,并以松软应对其绵口才有效。但深秋到小雪又是上大鲫鱼好时机,又以粮食本味辅以如蚕蛹类添加剂效果好。
二.钓场之肥水用饵
一般水库用饵好说,唯独肥水钓场用饵麻烦,因为在这种偏酸水域里,食物丰富,鱼儿终日饱食无忧,对外来的饵兴趣不大。用饵上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浓:要么大香,要么大腥;
2.淡:用清淡饵;
3.小药:用药酒的芳香改变差水质气味,同时钓饵中添加少许以达诱鱼效果;
4.钓时上选择有风或雨后出行,或初春这一段时间。
三.钓场水深浅用饵
水深浅不一,用饵有别!一般而言,浅水(1M以下)用饵既要软又要小;
水深用饵要有大,粘、硬的特点。毕竟水库四季杂鱼还是多,松散的饵很容易被上层杂鱼打散(所以我认为玩水库炒面粉效果比拉丝效果好);但大饵有一个缺点容易惹来花花,用麦粒饵或包谷米为宜,如一定用粉饵,就得再调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