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架竿钓鱼技巧
湖泊一般面积较大,近岸水浅鱼稀,用 3.6 ~6.3米的手竿在一般光水面是难以钓到鱼的, 采用架竿钓这一特殊钓法,则可以轻轻松松钓上鱼来,鱼竿要架起来,说明其长而重,一般竿为芦苇或竹制成,长 10 ~14 米,多节;也可用 10 米玻璃钢超长竿。竿子长就重,长时间举在手里使钓者吃不消,于是,钓者发明了支竿架(图 18)。 钓前,将支竿架插入土中或水中。 支竿架多为金属制,插取方便。

饵钩入水后,将竿柄插入近身的环中,然后将竿架在“Y”角中间,使竿梢离水面 10 厘米左右,钓者就可将手放开,站在或坐在岸边观察浮漂动态,等鱼吃钩后,再去提竿,既省力,又不误钓鱼,怡然自乐。一般来说,竿在手中,看见鱼吃钩时机正好,提竿迅速灵敏,鱼难逃脱。 竿放在支竿架上,发现鱼咬钩,弯腰提竿,最佳时机易逝,鱼易逃脱。 但架竿钓法,自有它的诀窍。 一是用单子大浮漂,长 20 厘米左右的一节芦苇或一节树枝,下方绑几圈铅丝,使其既有浮力,又竖在水表,眼睛看得清,鱼在水底的动态就掌握得清楚。
现在,多用市场上卖的有刻度的大浮漂,效果更好。 二是不用灵敏度极高的朝天钩,而用卧钩(南方又称 钩。 朝天钩钩、砣、线一体,鱼一动钩饵,浮漂就有反应。 但也有缺点,即钩后面的砣大且硬,鱼吞钩饵咀嚼感觉到硬物即吐,故提竿要迅速。 卧钩却不同,鱼吃食时,由于钩和砣之间有 5 ~6 厘米距离,一般小动作发现不了,浮漂不动,待鱼将钩饵吃进嘴游走时,浮漂才有反应。 由于钩后无锡砣硬物,故绝大多数的鱼是直接吞入或慢慢咀嚼完以后方才吐钩的。 因此,钩在鱼嘴里的时间就长。 钓者发现鱼吃钩,弯腰提竿,完全来得及将鱼钓上来,不易脱钩。 一般湖泊中鱼资源较少,钓者多在选择一个钓点后,架 2 ~3根鱼竿同时垂钓,并可在各钩上施放不同食物,看鱼喜食哪一种,然后再专用此饵。 这是夏、秋时节湖泊手竿钓最基本的钓法。

饵钩入水后,将竿柄插入近身的环中,然后将竿架在“Y”角中间,使竿梢离水面 10 厘米左右,钓者就可将手放开,站在或坐在岸边观察浮漂动态,等鱼吃钩后,再去提竿,既省力,又不误钓鱼,怡然自乐。一般来说,竿在手中,看见鱼吃钩时机正好,提竿迅速灵敏,鱼难逃脱。 竿放在支竿架上,发现鱼咬钩,弯腰提竿,最佳时机易逝,鱼易逃脱。 但架竿钓法,自有它的诀窍。 一是用单子大浮漂,长 20 厘米左右的一节芦苇或一节树枝,下方绑几圈铅丝,使其既有浮力,又竖在水表,眼睛看得清,鱼在水底的动态就掌握得清楚。
现在,多用市场上卖的有刻度的大浮漂,效果更好。 二是不用灵敏度极高的朝天钩,而用卧钩(南方又称 钩。 朝天钩钩、砣、线一体,鱼一动钩饵,浮漂就有反应。 但也有缺点,即钩后面的砣大且硬,鱼吞钩饵咀嚼感觉到硬物即吐,故提竿要迅速。 卧钩却不同,鱼吃食时,由于钩和砣之间有 5 ~6 厘米距离,一般小动作发现不了,浮漂不动,待鱼将钩饵吃进嘴游走时,浮漂才有反应。 由于钩后无锡砣硬物,故绝大多数的鱼是直接吞入或慢慢咀嚼完以后方才吐钩的。 因此,钩在鱼嘴里的时间就长。 钓者发现鱼吃钩,弯腰提竿,完全来得及将鱼钓上来,不易脱钩。 一般湖泊中鱼资源较少,钓者多在选择一个钓点后,架 2 ~3根鱼竿同时垂钓,并可在各钩上施放不同食物,看鱼喜食哪一种,然后再专用此饵。 这是夏、秋时节湖泊手竿钓最基本的钓法。
相关推荐